各国央行
监管新挑战 为进一步评估
环境引发的影响及衡量尺度,2020年9月10日,人民银行等监管
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发布了《
金融机构环境
风险分析综述》(下称综述)和《环境风险分析方法案例集》。
在对
披露
风险敞口和环境风险分析结果之上,综述指出,应建立一个国际通用的、健全的环境披露框架。
在条件成熟的国家,央行和其他监管机构可以鼓励各金融机构根据
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其对环境和气候因素的风险敞口及环境风险分析结果。
人民银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系统网络(NGFS)监管工作组主席马骏在发布会中表示,随着各国政府采取大规模减排行动、限制
污染性活动,以及绿色低碳科技的快速进展,银行对污染性和高碳资产的敞口会导致其坏账率上升,机构投资者也会面临“棕色”资产减值的风险。
NGFS主席、荷兰央行执行董事FrankEldeon指出必须在环境风险分析方面采取行动。
“然而,目前很多金融及监管机构仍处于分析数据、模型与工具的初级阶段。
金融行业若要准确地评估和管理环境与气候相关风险,仍需在能力建设、数据优化、模型优化等方面加大投入。
” 时光流转,在碳中和转型之潮下,因其传统业务属性,银行等金融机构气候风险敞口或将不断加大,对其进行气候压力测试因此呼之欲出。
。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超预期,通胀压力超预期,政策调整超预期。
以下为正文内容:
5月资产价格表现回望:人民币
升值点燃市场 5月
美元兑
人民币汇率升值速度进一步加快,外资继续跑步进场。
尤其是5月中下旬外资的集中涌入明显激发了A股市场热情。
5月Wind全A
指数
上涨5.1%,涨幅比
4月扩大2.9个百分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升值1.7%,升幅比4月扩大0.4个百分点。
上期所黄金期货价格进一步回升,5月上涨6.4%,比4月扩大2.9个百分点。
实际上,从4月起A股和人民币汇率就已经有所回升,但由于国际资金始终对美联储提前收紧货币政策有担忧,因而5月中上旬外资流入A股速度反而有所放缓,5月6日至21日,陆股通累计净买入规模仅为37.52亿元,同期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升值0.6%。
5月剩余交易日内陆股通净买入规模达到520.25亿元,日均86.71亿元,是历史均值的9.3倍,也是去年4月以来日均规模的5.4倍。
短期大规模资金的流入,直接推动人民币汇率升值1.1%,也导致A股指数快速上行。
5月21日至31日,上证综指从3486点上涨至3615点,涨幅达到3.7%。
从A股主要指数看,5月表现最好
的是科创50指数,当月涨幅为9.1%,其次是中小盘指数,当月涨幅为7.0%。
环比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上证50指数,5月上证50指数涨幅扩大5.9个百分点至4.6%,其次是中证100和中证500指数,涨幅比4月分别扩大2.9个2.8个百分点。
各类市场风格5月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尤其成长和消费风格居前,分别上涨6.4%和5.1%。
5月银行间市场资金依旧较为宽裕,中债AAA商业银行存单3月期和1年期到期收益率分别上月下跌3.2%和1.3%。
10年期国债收益率5月下行12bp至3.04%,这是去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国务院常务会出台保供稳价措施对5月商品价格走势造成明显影响。
南华综合指数涨幅
收窄至0.9%,南华金属指数涨幅收窄10个百分点至零涨幅,工业品指数由涨转跌,只有贵金属指数涨幅进一步扩大1.7个百分点至6.1%。
今年以来南华金属指数涨幅高达21.1%,工业品指数涨幅为19.4%,但5月至今二者的涨幅已经收窄0.6%和1.6%。
可见,近期行政措施对价格的管控起到了明显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