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
绿色经济的浪潮催生了对新型商品的需求。
截至2021年,欧盟、日本、韩国等
国家都明确提出了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
中国在2020年9月宣布了/碳峰值和碳中和/的目标,
美国拜登政府
在1.9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政策后,下一轮以/气候变化与基础设施/为
主题、预计超过
2万亿美元的绿色基建项目将被推进。
在
疫情过后全球
货币宽松、财政宽裕的背景下,充裕的资金加速了绿色经济和新产业的流入,造就了商品市场的
结构性牛市。
ActionEconomics在一份报告中称,美元指数跌破90,这是自2月25日以来首次,这似乎推动一些投资者回补美元
空头头寸,因为其他主要货币随后回落。
欧元兑美元盘中
触及两个半月
高位,尾
盘升0.16%,报1.21
48美元。
包括加元和澳元等资源型货币周二
整固涨势,因大宗商品价格上扬
提振了它们的吸引力。
加元触及三年半高位,尾盘上涨0.08%,报1.209加元。
CambridgeGlobalPayments的Schamotta表示,经济表现相当强劲,这支撑了加拿大央行将在美联储之前加息的
预期。
上周五的美国就业数据帮助巩固了两种货币之间的利差,所以加元得到提振,但到目前为止最大的
影响因素是基本金属价格上涨。
然而,
飙升的
通胀预期是对美联储前景的挑战。
央行
官员和许多私营部门的经济学家认为,公众对通胀的预期会对当前的价格压力产生强大的影响。
这意味着
更高的通胀预期会导致实际通胀的跃升。
但美联储官员对近期通胀预期的上升不屑一顾,一些官员表示,通胀预期的上升并不
代表通胀飙升,更多
的是回到了过去几年的水平。
纽约联储行长
威廉姆斯上周对记者发表讲话时也警告称,预期通胀调查“往往比实际通胀高得多”。
威廉姆斯表示:“在2011年,在上次复苏的早期,我们
看到了整体通胀的回升,这显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能源价格推动的,但就连核心通胀也在那时出现了上升。
但通胀飙升从未成为现实,他说,10年前的通胀飙升“不是经济过热的
迹象,而是大宗商品价格和其他一些价格反弹的某些特定因素的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