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把握第二类
买点,由于周线之后的第一个连续位置没有构成明显的下跌
趋势,不能出现第一类买点的背离。
此时,应从
日线开始,降低k线的
级别。
在
地图上找到最佳买点。
这里的
缠论分析为:第二类大级别,短线点
是由第一类买点对应的下一级别组成。
缠论中的短线程序是指大规模买点的介入。
当第二级别的第一类买点出现时,可先减仓,待第二级别的第一类买点出现时再
补仓。
关于喜欢在轴线上买入的个人交易者,应在日线第一类买点出现时进行补仓。
根据自己习惯的相应资金量和操作水平,
最重要
的是看行情。
如果趋势连短期均线和移动平均线都无法突破,那么期间的高点和低点就
没有意义了。
欧洲:
法国宣布“
解封”时间表欧盟向
印度提供
抗疫
物资
德国疾控机构
29日公布的数字显示,该国此前一天接种了108万剂次新冠疫苗,创下开展疫苗接种以来单日接种速度新高。
德国卫生部长施潘当天表示,目前德国疫情数据开始有初步企稳的迹象,这带来了希望,但还不能放松警惕。
法国总统马克龙29日宣布“解封”具体时间表:本次“解封”将分为四阶段进行,6月30日起将进入“解封”第四阶段,届时将取消包括宵禁在内的大部分限制措施,但夜总会等场所仍不能恢复营业。
法国官方透露,该时间表仍有可能调整变化。
法国29日还确诊了首例印度发现的变异
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4月29日,罗马尼亚卫生部报告说该国确诊了首例印度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据欧盟委员会29日发布的公告,爱尔兰、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和芬兰5个欧盟成员国会向印度追加一批抗疫物资,支持印度应对疫情。
爱尔兰将
援助550台制氧机和60台
呼吸机;法国将援助8台制氧机、28台呼吸机及液态氧;意大利将援助一套制氧设备和20台呼吸机;奥地利将援助5520余瓶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238个氧气瓶和1900个吸氧导管;芬兰将援助318个氧气瓶。
这也是本周欧盟援助印度的第二批抗疫物资。
穆迪分析亚太区首席
经济学家SteveCochrane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自3月会议以来,美联储对通胀的信心有所减弱,有关
缩减每月1200亿美元资产购买规模的辩论可能很快就会开始。
在讨论美联储的资产购买
计划时,许多与会者都指出,在经济朝着美联储的目标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前,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不过,也有一些与会者表示,在即将举行的会议的某个时候,讨论缩减
购债计划“可能是合适的”。
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纪要中没有提及这一点。
” Cochrane强调,鉴于前景不变,美联储的会议纪要对亚太地区或中国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亚太地区各国央行都没有发出任何暗示短期内会收紧
货币政策的信号。
” 通胀只是暂时? 美联储4月议息会议是在当月通胀和就业数据发布之前举行的。
自那以后,
美国劳工部公布美国4月CPI和PPI数据,结果均高于
预期。
唯一的例外是,美国4月就业市场仍旧表现疲软。
根据4月非农就业报告,美国4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26.6万人,远低于预期的99.8万人。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洪灏表示,现在美国企业很难招到工人。
通胀压力未来几个月会更大,虽然意味着
利率本应该比现在高很多,但美联储将继续不加息,死守“通胀只是暂时的”这个政策假设。
不过,洪灏认为,如果工资上涨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那么通胀就不会是暂时的问题。
这个判断现在还不能确定,美国一季度劳动生产率增长>5%,下半年局势会更清晰一点。
CapitalEconomics资深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Pearce评论称,“由于CPI指标中对周期敏感的部分仍在温和上升,我们怀疑这份数据能否改变美联储官员们的观点——通胀压力很大程度上是短期问题,只是‘短期’比他们预期的要长得多。
” 然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通胀预期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消除。
此外,美联储加息的任何尝试都可能给经济降温,甚至更糟,这
将对企业收益和股价产生负面影响。
Glenmede副总裁MichaelReynolds表示,“总体而言,美国经济的复苏正在经历一些成长的阵痛。
” Reynolds补充道,美联储如何传达其调整宽松货币政策的最终决定,将对市场如何反应至关重要。
他指出,市场从科技股和成长型股票转向价值投资,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适应一个面临更高通胀水平的经济体。
ConciseCapital的AdrianMiller认为,“交易员们现在想听到的是,美联储正在考虑缩减购债规模和加息的立场。
这对市场而言短期不利,但长期有利。
”中国经济网5月31日讯韩国《世界日报》报道,
韩国银行金融通货委员会(简称
金通委)
27日召开会议,将
基准利率冻结在0.5%。
韩国银行总裁
李柱烈在当天会后记者见面会上就
上调基准利率的
可能性表示,年内是否
上调利率取决于疫情和经济恢复速度等情况。
当被问及韩国银行是否会根据美联储(FED)的货币政策决定是否上调利率时,李柱烈明确表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国内金融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是重要考虑因素,暗示了有可能在美国之前提高利率。
随着年内上调利率的可能性增大,外界对高达1765万亿韩元的家庭债务额不乏忧虑。
高丽大学经济学教授金振日表示,如果要上调利率,应尽快向市场发出信号,随后慢慢上调。